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健康园地 >

【科普问答】“腔梗”到底是个什么“梗”?



【科普问答】“腔梗”到底是个什么“梗”?



  王阿姨最近总是头晕,终日闷闷不乐。到我院一查头颅CT,结果提示“腔隙性脑梗死”,看到报告上这几个字,王阿姨更觉天昏地暗,觉得自己怕是拴住了。
  其实,“腔隙性脑梗死”在中老年人头颅CT报告中十分常见,甚至有些30、40岁的青年人报告中也会出现。应该怎么正确看待它?我们由此列举了关于“腔梗”的常见问题并进行解答,相信最后各位就会找到答案。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相对于“大面积脑梗死”而言的,“腔隙”两个字就提示梗死面积小,一般不超过15-20mm。梗死部位多数发生在基底节或脑干、丘脑等,是供应这些部位的小动脉因各种原因闭塞导致的相应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图片
 
腔隙性脑梗死有什么症状?
  通常情况下,腔隙性脑梗死因梗死面积很小,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一些关键部位的腔隙性脑梗死仍会有明显神经功能受损,如一侧肢体无力,胳膊抬举困难,手持物困难,一侧肢体麻木,舌头或口周麻木,口齿不清、头晕、走路不稳等。
 
“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分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大类:
  可干预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不可干预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家族遗传。
 
总感觉头“昏沉不适”,是不是由腔隙性脑梗死引起的?
  腔隙性脑梗死只是我们看到的“果”,但是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尚未被发现的危险因素,我们要由“果”寻“因”,如果经过一系列危险因素的筛查,确实存在供血动脉狭窄、不稳定斑块、动脉痉挛等原因,那就要考虑是这些原因导致的头部不适症状。但是,如果仅有“腔梗”,没有相应血管病变,或其他危险因素,就提醒我们要去寻找血管病以外的原因,如睡眠、情绪等。
 
发现“腔隙性脑梗死”,应该怎么办?
  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正确的做法是前往神经内科就诊,接受规范的神经系统查体,相应的血液及血管评估;
  对于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如降压、控制血糖、调脂稳定斑块、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
  积极配合治疗,要做到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度体力及脑力劳动,避免劳累及熬夜,定期复查。
 
“腔隙性脑梗死”会遗留后遗症吗?
  大部分腔隙性脑梗死预后良好,不会遗留后遗症,或遗留轻微运动或感觉方面后遗症。但关键部位的腔隙性脑梗死即使经过规范用药,仍有可能遗留偏瘫、呛咳、麻木等后遗症,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