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探秘胸科医院发热门诊



  在河北省胸科医院东北角静静的矗立着一座白色的5层小楼,楼外至少两米远处拉着醒目的警戒线,让经过的人望而却步,也让人心生好奇,这里到底是怎样的所在.
在小楼西侧的玻璃门上,有四个醒目的红字:发热门诊。此刻他正24小时把守着筛选新冠病人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里,有三区(清洁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两带(缓冲带)。有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血球分析仪等检验设备,有高清的移动床头DR。
   
▲检验科医生侯宏伟检查检验设备
 
  在这里,有这样一位辛勤的主任。每天8点、11、12、18、24点及凌晨3点要上报《辖区内12小时、24小时发热门诊工作情况统计表》《长安区发热人员疫情排查信息登记表》《新冠患者核酸检测标本送检表》等各种表格。如患者入住留观病房,还要每日动态跟踪其发热、病情变化等情况。她没白天没黑夜的盯着电脑屏幕,仔细录入每一个身份、住址信息,确保填报数据准确无误。她对患者病情亲自把关,遇到疑难复杂病例及时请专家组会诊,确保不漏诊不漏检。 
(▲魏红艳主任每日上报病人病情表格)
  在这里,有这样一位护士长。她如家中长姐一般絮絮叨叨,关心着梯队每位成员的食宿、冷暖;是否想家、想孩子;有无身体不适、工作能否适应、有何困难…忽而又严苛起来:防护不能大意、消杀必须彻底、监督员必须像包公一样铁面无私。
▲李莉艳护士长与护士姐妹在一起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24小时坚守岗位,耐心询问每位患者有无发热、有无武汉地区或发热人员接触史、有无聚集性发病…;他们仔细查体,结合化验结果: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肺部影像表现…详细记录病历资料,不漏过一点蛛丝马迹。
▲梁晨浩、姬巧霞进入病区接班
  三位检验师是新冠防疫的“隐形战士”,对每个样本认真核对、离心、检测,每台设备精准维护、质控,严格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及时。两位放射医师是发现病灶的“雷达眼”,负责发热门诊所有的DR和CT拍摄,精准摆放体位,合理调试射线计量,最大限度拍出清晰的影像,为医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在这里,有这样一群年轻的护士,她们是 “最美”、“最可爱”的群体。她们当中,有深受党员父母无私大爱感动,哭着要上一线的高卢远;有害怕跟一岁多双胞胎女儿视频落泪,但还是义无反顾走上一线的曹小溪;有还在蜜月期的李冉;有新入职的孙锦栖…
▲曹小溪进入污染区为病人采血
  她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总是充满热情的投入工作。身穿闷热不透气的隔离衣加防护服,穿着纸尿裤,戴上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协助患者用自助机挂号、排队,测量体温、氧饱和、血压,采集血液标本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每天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工作量大而繁琐,每班连续工作至少6小时。但她们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怕危险。自我要求仍然高,咽拭子采集仍然要求刮擦部位准确、深度合适;戏谑釆血技术依然高(殊不知,这是你们平日勤学苦练的结果啊)。为你们点赞!在这里,有这样一位消杀员,每天清理完生活区、工作区所有的垃圾后,再穿上防护服进入污染区消杀、清理各种医疗废物,从污染区走出来已是半夜,脱下防护服总是满身大汗、满脸勒痕。这就是您想了解的发热门诊,由20名来自医院各科室的平凡而普通的医务人员组成,自2月14日接替第一梯队工作以来,为早日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同心协力、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