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健康园地 >

降压药效果不佳?70岁老人血压忽高忽低与“儿子相亲”有关!省胸科专家说





70岁的韩奶奶身体硬朗

退休后每天种种花、散散步

孩子们也孝顺

日子过得十分舒心

可这几年,一提到一件事

她就心里犯愁


韩奶奶有个儿子

都三十好几了也没个女朋友

这可把韩奶奶急坏了

她和隔壁的“著名媒婆”李奶奶

已经给自家儿子相了几次亲

可就是一次都没成

慢慢地,儿子自己反倒不着急了

可这却成了韩奶奶的心病……


韩奶奶患慢性高血压病及脑血管病多年

此前吃降压药一直控制的很好

可奇怪的是这两年

她的血压总是无诱因的忽高忽低

血压最高200/102mmHg

最低135/83mmHg

24小时血压变化幅度大

曾反复调整短效及长效降压药物

均效果不佳


时时刻刻的紧张、担心

让韩奶奶寝食难安

甚至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

韩奶奶经人介绍来到我院神经内科

充分评估病情后

医生发现韩奶奶不仅血压高

血压不平稳之外

还长期睡眠差,合并焦虑症

经改善失眠及抗焦虑药物治疗两个月后

韩奶奶血压下降

焦虑症状明显减轻,睡眠也好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想开了……”

此后韩奶奶每个月复查血压和焦虑量表

症状一直都很稳定


通常情况下

我们的血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每天血压变化规律呈杓型曲线

即每日早上6-10点达全天最高峰,然后降低

下午4-6点血压再次升高

此高峰不会超过上午高峰

然后再逐渐下降

到凌晨2-3点达全天最低

血压全天波动幅度在20-30mmHg


如果血压变化太大

全天波动幅度超过20-30mmHg

变化规律不符合杓型

那就需高度怀疑合并焦虑症可能

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

今天跟着小科来看看

高血压与焦虑症间有哪些

千丝万缕的关系



焦虑症为何会让血压“狂飙”?

1.交感神经激活机制:人在焦虑时,会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等激素,导致心率增快、血管收缩,促使血压增高;还可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不平衡,从而影响血压的稳定;还会加重心脏负荷,增加高血压及心脏病的风险。其中部分不明原因高血压,如白大衣高血压(指患者在医疗环境中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庭自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的现象),本身就有焦虑的成份参与。

2.行为影响:焦虑症患者会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血压。

可见,高血压和焦虑症既可独立出现,也可相伴而行。


当高血压合并焦虑症,如何应对?

实际上,焦虑导致的血压波动,首先要从病因上抗焦虑,血压也会随之平稳。


1.呼吸训练法

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2组,每组10次;共振呼吸:保持6次/分钟呼吸频率(吸气5秒+呼气5秒)。


2.运动处方

每周进行有氧运动5次,如30分钟快走;每周2次中等强度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量出汗)。


3.作息调整

一般定时(22:00之前)睡觉,减少白天睡眠,推荐采用左侧卧位入睡;如长期睡眠不佳,可短期口服改善睡眠药物。


4.有效的压力管理

如冥想、深呼吸、增加对生活的挑战、提升心理韧性等。


5.心理治疗

包括家庭治疗或个体治疗,需专业心理医生治疗。


6.物理疗法

每天固定时段使用20分钟,建议10次为1疗程。中重度情况下,可到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进一步评估与治疗。


7.随访

一般情况下2-3个月内血压可降至平稳,建议每4周到门诊评估焦虑及血压情况。


8.意外事件

如合并心脑血管狭窄的患者,更不宜盲目降压,以免造成心脑血管意外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