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 行风建设 >

【榜样力量】李香兰:抢救成功,就是好的回馈



  急诊科的患者全部是急、危、险、重的病情,作为急诊科的“掌门人”,李香兰带领团队经历过无数个“生死时速”。在这背后,是对生命的敬佑和仁心仁术的真实写照。
  深夜,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一个 12岁的小女孩由外院转入我院急诊科。
  经询问,小女孩3天前出现咳嗽、大咯血,辗转于当地县医院、市中心医院,均因患者年龄小,病情重等原因,建议转往上级医院,1天前入住我市某院重症医学科,期间因出现大咯血、窒息等症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未见明显好转,后转入我院急诊科。
  入院后,小女孩夜间病情平稳,次日经科室讨论评估病情后,拟行床旁支气管镜了解气道情况后拔除气管插管。气管镜准备就绪后,患者突然再次出现大咯血,李香兰主任立即亲自上阵,紧急行气管镜下清理气道,但此时又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患者院外带入的气管插管为7.0号,插入后的气管镜几乎占满管腔,呼吸机送气困难;但如果撤出气管镜,血液将会大量涌出气管插管,呼吸机依然不能正常送气。一边是矛盾重重,另一边小女孩情况又十分危急,心电监护显示其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40%,心率降至50次/分。
  容不得片刻耽搁,李主任当机立断,指示该科副主任张春艳立即更换气管插管,李主任则继续用气管镜清理气道内积血,护士长带领两名护士床旁协助。守得云开见月明。更换完7.5号气管插管后,镜下清理积血的任务也相对容易了很多。“70了,80了,血氧饱和度升到百分之九十了”护士不停报着心电监护上显示的血氧饱和度,此时由于止血药的作用,小女孩咯血也在逐渐减少,随着气道内新鲜出血被清除,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升至95%,在场人员都不自觉得欢呼了起来。
  清理完新鲜血后,发现小女孩气道内有存留的陈旧血凝块,连接成条状,占据部分管腔,严重处占据了2/3管腔,床旁气管镜吸引已不能清除陈旧血凝块,需冷冻治疗,而冷冻治疗仪只有气管镜室才有,孩子病情不宜搬动。李主任立即联系内镜室,李幸彬主任和任广潘护士长不到10分钟即推着冷冻仪到达患者床旁清理血块。
  清理完毕后已是中午12:30了,小女孩父母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千恩万谢,一定要请大家吃午饭,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大多已为人父母,家长的心情完全能体会,但还是委婉的拒绝了邀请。其实,她的家长或许不知道,作为医务人员,抢救成功已经是对他们每一次拼尽全力的最好回馈。
  后期,小女孩在院的治疗都很顺利,患者好转出院时,家属怀着感激的心情,给李主任和她的团队送来这样一面锦旗:“何似神医胜华佗、亮剑一挥斩病魔”。